“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这个概念被国人熟知,源于2011年我国首次将其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基础上,2014年,我国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4.9件。这一指标提前完成,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我国知识产权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的状况。这是因为:
首先,“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表明党中央、国务院对创新发展和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事实上,从2006年起,我国已经把原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更改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在把计划的指令性转变为规划的指导性的同时,大量缩减了指标数量,并把指标分为“约束性指标”和“预期性指标”。在严格控制规划指标数量的大背景下,“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作为预期性指标进入“十二五”规划纲要,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次,五年规划纲要的指导作用,推动我国知识产权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对唤起和提高我国各级政府、各类创新主体的创新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及培育和引导其良好的知识产权意识发挥了鞭策和指引的作用。在这一指标的引领下,各级政府、各类创新主体主动、积极地强化了知识产权投入、量化了知识产权考核,使我国知识产权工作在短短几年内迈上了新的台阶,这成为使我国进入知识产权大国行列的重要基础。
第三,“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的完成,是各级政府重视的结果,是全社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的表现。因此,应客观看到我国近年来在知识产权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和科学管理等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以及各类创新主体所迸发的创新热情。正因如此,应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继续沿用这一指标,更好地引导全社会在创新方面提质增效,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同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继续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还有多重的重要意义。
第一,《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20余处提到知识产权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知识产权工作的高度重视,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典型代表,作为体现创新能力的典型指标,列入“十三五”规划纲要意义重大。
第二,近年来,美国“再制造计划”、德国“工业4.0”、我国《中国制造2025》等陆续出台,标志着世界制造业新一轮技术竞争在不断升级,迫切需要更多更好的专利等知识产权来作为重要支撑。从知识产权制度发展史来看,发明专利主要来自制造业。不难预判,未来的世界制造业竞争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发明专利竞争上,指标的意义不言而喻。
第三,知识产权的竞争,是一种制度和市场、创新与价值绵密交织的竞争,渴望在竞争中取胜的各类市场主体都希望保证创新资源的均衡、有效配置。具体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在这样的竞争态势下,迫切需要政府通过规划,来为企业提供引导和指南,“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就是一个最好的体现。
总而言之,“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是政府发挥有效指导作用,使创新主体在市场环境的知识产权竞争中取胜的必要措施。因此,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上下结合、反复凝练、国际比较、发展前瞻的基础上,真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实现提质增效,就必须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更加重视“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指标,从而才能尽快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
刘海波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信息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网